今年是我學中醫的第五年,我終於敢放開膽子給人扎針。短短一個月,我扎針的數量超過了過去四年的總和。
這歸功於台州一周的學習經歷,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多次被扎加上多次扎同學,我意識到,扎針並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除了一些危險部位,其他地方都是肉,軟軟的,都可以扎。患者疼了就退一退,沒感覺就手法加強。大不了沒效果嘛,萬一有效果呢?華佗針 100 根 15 塊,扎上 20 根,無非 3 塊錢,有效果賺翻,沒效果,積累經驗,也不虧。
這份大膽也源自療效的震撼,看老師扎下去,就是脖子不僵了,腰不疼了,腳消腫了。自己照貓畫虎,往往也有奇效,甚至同學照著針灸課本扎,也能給我扎通胃經。
對了這裡偏個題,記錄一下第一次強烈感受到經脈存在:以前練功加零星給自己扎針,能感受到肺經和胃經在手部小臂的存在,但當時覺得可能是經脈,也可能是扎到神經了。這次學習期間,鼻炎鼻塞多日,同學照著針灸課本給我扎。前面扎迎香等穴位都沒什麼感覺,後來扎到三里,先是幾次向下竄,感覺肌肉在抽動。隨後從二三腳趾直接湧上一股暖流,沿著胃經一路向上,到腹股溝處通不過。
說回來,實踐中摸索到的托底和見證到的療效,讓我明白扎針要多多動手,付出少收穫多,這樣的事情為什麼不幹呢?回家以後我見人就問扎不扎針,幾個親戚很配合,期待接下來的療效。
(收穫滿滿的一天)
說完大膽,再說小心。在台州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傳授的往往是固定針方,某個疾病,甭管什麼人什麼病情,就這麼扎,就能夠好。關於這一點我認為不妥,也許這是經驗用穴,也許這是秘傳之法,也許自有其辨證體系只是沒說。無論如何,死板照著這套針方去治療,顯然無法融入到我的知識體系中。所以我目前看到病人還是會問好病情辨好證,同時結合針灸學的處方思路再加上固定針方,我想這種小心態度才能慢慢消化理解。
最後我想舉另一個例子,像扎針一樣,今年是我考完駕照的第四年,我終於敢放開膽子開車。同樣是在這個月,我第一次在市區和鄉村開車、第一次跨縣城。我的大膽來自老司機保駕護航時刻提醒路況,以及掌握新的交通方式的快感,開汽車比騎自行車 / 電動車爽多了!與此同時我也保持著一份小心,過路口就減速,看見行人就準備刹車。
未來也要小心與大膽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