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王白水

白水房

志闲少欲,心安不惧 泛中医论坛https://forum.beginner.center/
github
xiaoyuzhou

A023 金剛經與天龍八部

提示:本文用到了超連結(和其他字顏色不一樣),如果你是在微信公眾號中閱讀,請你點擊 “閱讀原文” 跳轉到網頁,這樣就可以打開超連結了


“天龍八部” 出於佛經,有 “世間眾生” 的意思,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體現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

最近一年看了三本《天龍八部》(共五本),目前看到了喬峰被逼到塞外,正好這幾天每天都在看《金剛經》,和喬峰的經歷頗有關聯,分享如下

首先簡介一下喬峰經歷:作為這一屆中原丐幫幫主,喬峰武功高強,向來光明磊落,頗得部下信任,江湖誰人不讚他一聲豪強。但不知何因走漏了他是西夏胡虜之後,先遭丐幫成員反叛,又被陷害偽造謀殺父母師傅,一步步跌入別人設計好的圈套,眾叛親離。期間他陷入千古之問:我是誰?我是漢人?還是胡人?我是好人?還是壞人?最終大鬧一番,親手犯下罪孽若干,無法洗脫,被迫出走塞外。

我認為喬峰痛苦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對自己身份的懷疑:他認為自己是好人是漢人,但所有人都說他是胡人是壞人,並且要竭力鏟除他這個大魔頭(幾次陷阱把罪名都扣在他頭上了),時間久了,被人說多了,連他自己都開始懷疑 —— 自己有胡虜血脈,真是壞蛋不可?直到一些刺激讓他徹底放飛自我,殺人若干,徹底坐實了自己是胡虜,所以嗜血如命,視人如草芥。

這一段正好和我看到《金剛經 第九 一相無相品》的一段相符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原文我沒看懂,但一個評論裡摘錄了一段淨空法師的講義(這段講義我沒找到正式出版物,但在淨空老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收錄了)

初果須陀洹

小乘裡面第一個證須陀洹果,這些名詞都是梵語,“須陀洹” 翻成中國意思叫入流,這個流,聖人之流,他有資格參加聖人這一類。這一類不是凡夫,好比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俱樂部,你參加了會員,你是這個俱樂部的會員。這個地方是須陀洹的俱樂部,你能夠參與他們這個團體,這就是我們佛門裡面常講的「轉凡成聖」。須陀洹不是凡人,是聖人,聖人裡面地位最低的,剛剛入聖人之流。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入這個俱樂部?必須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這個惑是迷惑、煩惱,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見煩惱,見是什麼?換句話說,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你能把三界眾生錯誤的看法統統修正過來了,你的看法正確了,這個錯誤的看法完全沒有了,你就入須陀洹了,不容易!

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要講起來那就很麻煩了。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他有善巧方便,他把這八十八品見惑歸納成五大類,那就好講了。五大類頭一個就是身見。你看看三界眾生,真的包括色界、無色界,哪一個不執著這個身是自己?我們都以為這身是自己,這頭一個錯誤觀念。身不是自己!身不是自己是什麼?真正講身是我所,就是我所有的。像這個衣服,這個衣服是我所有的,這個念珠是我所有的,不是我。什麼時候你能夠覺悟,這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頭一個觀念。

所以這是很大的一個錯誤,是錯誤的根本,把身當作我。天天為著這個身,造無量無邊罪業,錯了!錯得太離譜了。就好像我穿的一身衣服,我不知道這個衣服是我所有的,把這個衣服當作我,天天要照顧它,幹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造無量無邊罪業,是為衣服做的、造的業,你說冤不冤枉?六道眾生就幹這些冤枉事情。到底什麼是我?我們留在下一品跟諸位來做詳細報告。頭一個錯誤的觀念。

第二個錯誤的見解,邊見。三界眾生都有,邊見現在科學家講「相對論」,兩邊的觀念。你看我們都生活在邊見這個境界裡頭,兩邊是我,我的對面是人,大的對面是小,長的對面是短,善的對面是惡,真的對面是妄,統統都生活在相對的境界裡,這個觀念錯誤。六道裡頭統統有這個錯誤的看法。

真實的境界裡面絕對沒有對立的,就是沒有相對的。離開相對,我們今天講絕對,絕對跟相對還是對立,所以大乘經上常講「兩邊不立」,兩邊不立不就有個中道了嗎?「中道不存」,也沒有中道,你的邊見就破掉了。兩邊都離開了,善惡兩邊離開了,真妄兩邊離開了,邪正兩邊離開了,就以為是中道了。念頭上還執著有個中道,還分別有個中道,還是錯誤,你還是沒有脫離。你才曉得這個難!證須陀洹果不容易。

結合喬峰的經歷,他是胡人、是漢人,是好人、是壞人,又有什麼關係呢?血脈不是他 “自己” 啊!喬峰的結尾實屬悲劇,讓人唏噓

最後,感謝某師兄及羅老師,天台之行後開始靜下來讀了《十善業道經》、《太上感應篇》、《心經》,目前正在讀《金剛經》,略有心得。用《金剛經》的一段話祝福他們福量無邊,也希望我這篇推送可以潛移默化讓你也對《金剛經》感興趣。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複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金剛經 第十三 如法受持分》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