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搁了好幾天,趕緊把上上週日的內容補全了
感謝#
首先要感謝和同學聯繫到的乾坤手診劉老師為我們提供場地,而我們又是因為鍾一嘉才能聯繫到劉老師,在此也感謝鍾同學,他為我們開闢了很多新的道路,包括我這些天堅持寫東西,也是受他影響。
總結經驗#
言歸正傳,先總結失敗經驗:昨天是我第一次講課,翻車了,最開始組織大家自我介紹環節,講講對艾灸的認識並提出自己的問題,同學說完我跟著補充,這個環節設計的太碎,不適合放在第一步,應該放在最後一步總結。後面意識到問題及時調整,快速過完自我介紹,開始系統講解,一邊操作一邊講知識點,時不時還有同學問出剛剛問過的問題,這個時候回答就建立在系統之上了,效果好很多。
這節課上我刻意弱化了操作手法上的教學,重點全部放在強調「專心」。但也有人反饋說自己沒什麼基礎,還是學點操作手法更合適。對於這類問題,我認為這恰恰符合課程目的 —— 就是要不學手法!
類比一下大家學功法,比如易筋經,最開始學的時候,起式以後腦子裡在想什麼?—— 在想下一步動作是什麼樣子,雙手托天理三焦,手該怎麼托?啥時候翻手來著?得練習好幾遍足夠熟練以後,才能專心去體會氣感。一旦我講了艾灸手法,大家操作時會想什麼?—— 在想此處應該用瀉法還是補法?瀉法要怎麼瀉來著?我做對了沒?等等,和剛學功法一樣,注意力都跑到別處了,很難專注在自己以及病人身上
未來我教艾灸,還會這麼教,這樣才能快速掌握艾灸的精髓!
收穫#
最重要的收穫是結識了一幫同樣對艾灸感興趣的夥伴,與志同道合者交流,時刻都能感受到快樂😄
在此基礎上開始組建北中醫艾灸組織,把我既往的管理經驗繼承下來,幹點「正事」,不過這個計劃剛剛起步,尚且沒什麼成果出來
另外還從其他功夫到家的同學身上學到了很多,理論、實踐都有,不過這些比較碎,不寫了
最後#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 也
——《禮記・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