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昨日下午四點半交接完成,十一點睡覺,四點起床,今日八點半離開,與一位二線師姐和值班老師收入病人 9 名,實際參與處理病人 5 名,寫病歷 0.5X3,搶救記錄 0.1X1,測血糖 20+,血氣分析 2,等等
非常感謝師姐頂在前面,承擔了大部分壓力(至少有八分吧)🙏
構建知識體系的快樂#
眾所周知投入臨床才能練出真材實料,這一晚上我對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原因很簡單,碰到太多呼衰了,看老師怎麼處理,加上臨時翻書看教程,大概就明白了。
此前聽過好幾遍相關的課,一直稀里糊涂,主要是上課時不專心,而不專心主要是覺得聽起來沒勁。這次好家夥,好幾個呼衰擺在眼前,稍微講的可以的課都挺有意思,直接和病理對接起來,這就是在臨床中學習的意義吧,最高效了👍。
可惜早上知識點交班我講這個點的時候太緊張了,主任發言一點沒聽進去,下次交班臉皮應該更厚一點,多聽主任講點
掌握船新技能的快樂#
這一晚上第一次採血糖,之前近距離觀摩過護士老師怎麼採,但自己上手時試紙都插不利索,哪面朝機器,哪面朝上來著?當著護工的面開始尬住,後面快速切換狀態,故作鎮定,三下五除二
就沒採上😂
最後是在護工幫助下完成的,後面就熟練多了,哐哐哐測了二十多個血糖
此外還學會了測血氣,抽血氣輪不到我,這得護士老師抽,我只是負責送去機器測。路上第一次看到血清析出,還在發愁這管血是不是要廢了,不過機器設計者早就想到了,血吸入機器後會搅拌一番。血氣檢查時間很快,1min 可出結果,算上運送時間,抽完血到出結果應該 5min 足夠。
另外觀摩了心損檢測,這個機器更高檔了,甚至使用了安卓系統(我的關注點好奇怪啊),心損檢查時間需要 11min,算上運送時間,抽完血到出結果應該長達 15min。
這兩個項目破除了我對檢驗科的迷思,以前我以為檢驗這些東西多費勁呢,原來是全自動的啊!
見識罕見病例的快樂#
第一次見食物中毒的患者,中年男性,飲用礦泉水後舌頭麻痺說不出話(可能被人下毒了?),大量口水,我院無法處理,就近前往朝陽醫院 —— 這個病例進來到出去不超過 3min,僥幸被我看見了,原來食物中毒是這樣
第一次見溺水患者,青年女性,溺水後體溫骤降(使用鋁箔包裹保溫),肺內灌入大量水(我猜未來會有嚴重肺炎,不過看著很年輕應該能扛過去),清醒對答如流精神分裂?(自言自語一晚上)
第一次見右胸痛患者,老年女性,一個半小時前夜間睡眠期間突發右胸疼痛驚醒,呼吸時加重,查心電圖、CT 等沒問題都,不了了之 —— 一般都是見左胸痛,第一次見右胸痛,排除心臟問題,排除主動脈夾層,還可能和肺有關?
第一次參與呼衰搶救,老年女性,病史我沒記,去查房的時候看見意識模糊對答無反應,我手電筒照一下,雙側瞳孔等大正圓,反射遲鈍,老師趕緊讓我叫護士,啟動搶救,我很懵逼,護士一開始也懵了,但人家經驗豐富,哐哐哐就幹起來了 —— 我主要負責搬動患者 + 跑腿(上文提到的第一次血氣就是測她),等我跑腿完,呼吸機、用藥都完成了(急診搶救常用多巴胺、去甲腎等,這部分用藥經驗之後會發)
第一次見卵巢癌轉移終末期,中青年女性,卵巢癌術後一年未規律複查,大量腹水,腹皮緊繃,CT 示皮下大塊轉移。—— 下午我第一次見她時正在吐黃色稀薄液體(大概是膽汁吧,也是第一次見),下一次見時她劇烈脹痛,用上了止痛藥,再後來準備給她放腹水,心率太高血壓不高沒敢放,等我三點睡醒回來,血壓測不出,心率 160,已經電除顫 + 插管呼吸。很可憐,晚上一直在喊疼喊難受,但我們沒什麼好辦法。老母親陪她來看病,老人家一臉呆滯,感覺失去了希望的神態
等等等等
其他快樂#
吃到瓜的快樂,近期輪轉以後在病房聽到很多瓜,我是個對八卦沒什麼興趣的人,一直很好奇別人是從哪吃瓜的,原來病房是一個重要來源
見識到奇葩家屬:患者前天病危,家屬昨早從西安趕到北京,下午哭了一會兒,晚上帶著保姆消失了,超出了我的理解範圍。老師說這是裝樣子,大概也許是吧
痛#
一般我們常常說 “痛並快樂著”,最開始我也想這麼寫,先寫這個夜班有多累,再寫有什麼收獲,但轉念一想,夜班很累大家早都知道了,又何必強化這一點?
不如換個角度,強調夜班能收獲什麼,如果看到這一篇的同學,未來第一次值大夜班的時候,心裡不是害怕與忐忑,而是期待與淡定,那我這篇就寫出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