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王白水

白水房

志闲少欲,心安不惧 泛中医论坛https://forum.beginner.center/
github
xiaoyuzhou

A003 自我解剖的殘酷與享受

在特德・姜的小說《呼吸》中,為了探究大腦運作的奧秘,故事主人公(一種機械生命)一邊解剖自己,一邊寫下自己的經歷留給未來的讀者。在這個過程中,首次觀察到意識在顯微鏡下流淌,ta 感到無限的恐慌

要是在別的場合認識到這一點,我會從椅子上一躍而起,衝到大街上。但是以我現在的情形 —— 身體鎖在固定支架上,大腦四處懸掛在實驗室裡 —— 那麼做是不可能的。我能看見自己喧囂的思維引發大腦中的葉片飛速運動,這反過來又增長了我對這種約束狀態的不安。在這樣的時刻恐慌起來可能會導致死亡:被噩夢般困住的同時再不由自主地扭動身體,掙扎著對抗身體的束縛,直到空氣耗盡。有意無意間,我的手調整了操縱杆,把潛望鏡的視場從網格結構轉向了工作台面。不用再觀察和放大自己的恐慌心理,我也得以平靜下來。重新恢復鎮定之後,我便開始了組裝自我的冗長過程。最後我把大腦恢復到初始的緊湊結構,裝好腦殼,然後從固定支架上解脫出來。

在我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我也屢次感受到一種恐慌

解剖自己的思想,感受想法一個接著一個浮現,又一個接著一個消失,波濤洶湧。很多時候是天馬行空,想像未來或遠方,是享受。但有些時候,觀察到的是心底的陰暗,最近第一次讀了《太上感應篇》,幾乎看到了人能犯下的所有罪過,裡面有很多平時被隱藏起來的歹心,只有很靜的時候才能發現。

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驚訝,我原來還會這樣想?很害怕自己會變成一個壞人。

觀察多了,也就慢慢接受現實,我就是會這樣想,也只是想想而已,控制住就行。這些深藏起來的,我不說,至今沒人能發現,甚至以前我自己都沒發現。

再往後,我開始跟人交流我的想法,說出來以後會感到放鬆很多。也許基督教 / 天主教(暫時分不清這兩)裡的懺悔室就是這麼用的。

我發現,越是打壓,越容易反彈。直面深淵,才會平淡。

我在高鐵上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左邊的乘客正在玩手機,右邊的媽媽剛睡醒。我打開筆記軟件時,飄過很多想法:我在這寫東西會不會被看到?我寫的這些會不會看起來很高級?左邊的會不會因此敬佩我?寫之前看了會兒特德姜,會不會被認為拿出電腦卻不用是在裝 X?媽媽會不會看到以後又說我想多了?等等

我一邊寫,一邊感受著,我看著它們,就像站在河邊看魚吐出來的泡泡,一串想法冒出來,又噗噗破裂。


我決定從今天開始,博客內容轉發一份到公眾號,無他,有廣告而已。
還有公眾號要改名了,小白進化論➡️中醫始徒

  • 開始之徒
  • 始於徒步
  • 也是 EVA 裡的使徒,看過的自然能懂,沒看過的可以看看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