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篇草稿這麼受歡迎😂,那就完善一下
本文主要來自我的一位老饕老師,一天天不上班淨吃東西,難怪那麼壯(pang)
夾雜一些個人主觀感受(基於普通大學生消費水平,普通北方人飲食習慣),有問題歡迎評論區交流
幾個美食區#
簋街(小龍蝦、火鍋)
護國寺(糕點)
牛街
友情提醒#
第一次來北京,吃烤鴨去紫光園,便宜量大,四季民福更高檔些(沒去過),便(讀 biàn)宜坊聽說也不錯(沒去過),烤鴨老炮就不做推薦了,我也沒吃過幾家 Orz
小吃#
各種餅(燒餅、餡餅。。。#
- 芝麻燒餅(牛街)
- 掰開有二十層以上
- 沒有硬面塊
- 麻醬配比
- 肉末燒餅(北海仿膳)
- 烙燒餅的時候中間留空
- 後放入豌豆炒肉
- 螺絲轉燒餅
- 酥皮和普通皮疊合
- 馬蹄燒餅
- 更軟
- 糖酥燒餅
- 蛤蟆吐蜜 / 豆餡燒餅開口
- 多放豆餡
- 褡裢火燒(門框胡同)
- 門釘肉餅
- 像門釘一樣
- 春卷
- 春餅
甜點 / 糖油混合物#
- 炸三角(獨一處)
- 炸回頭
- 墩饽饽 / 糖墩(護國寺小吃)—— 差評…… 太硬了
- 切糕 —— 中規中矩
- 豆面糕 / 驢打滾 —— 好吃!
- 糯米粉熱水和軟面
- 粘豆面卷起來
- 艾窩窩 —— 好吃!
- 用糯米包餡
- 碗糕
- 盆糕
- 元宵
1. 炸元宵- 炸一會拍拍放氣
2. 炒元宵
- 炸一會拍拍放氣
- 小窩頭(仿膳)
- 銀絲卷
- 炸卷果(護國寺小吃)—— 怪怪的,中評
- 奶油炸糕(護國寺小吃)—— 好吃!
- 饊子麻花
- 脆麻花
- 蜜麻花
- 糖耳朵
- 山楂糕(護國寺)—— 好吃!
- 冰糖葫蘆(隨處可見)—— 好吃!
- 豌豆黃(護國寺)(牛街)—— 好吃!
1. 豌豆去皮熬,做成面
2. 篩一下 - 小豆涼糕 —— 沒吃過
- 杏仁豆腐(護國寺)—— 好吃!
- 果子干(隨處買)—— 普通
- 柿餅子(隨處買)—— 普通
- 龍鬚餅 —— 沒吃過,但是新疆龍鬚酥很好吃!
- 芸豆卷(仿膳)—— 沒吃過
- 鹵炸豆腐 —— 沒吃過
- 奶酪(奶酪魏)—— 好吃!
1. 碗扣下來奶酪不會掉 - 奶卷,酪乾(護國寺)—— 好吃!
- 炒紅果(護國寺)—— 好吃!
日常#
-
喝漿 —— 沒吃過
-
焦圈 —— 怪怪的,中評
-
開口笑 —— 沒吃過
-
豆腐腦 —— 北方鹹豆腐腦都差不多
- 內酯豆腐蒸就 OK
- 或者老豆腐
-
口蘑吊湯 —— 沒吃過
- 鍋裡放一些(三個?!!)口蘑
- 口蘑先泡會(泡完的水能炒菜)
- 切開段,放醬油 balabala 熬,蔥薑,大料,花椒(這些都少放點即可)
- 熬完了,多放澱粉少放水,再用小火,加雞蛋
-
豆汁(磁器口)(錦芳豆汁)(護國寺分店)—— 請不要嘗試🤢
- 做澱粉的綠豆的下腳料(主要是綠豆皮)發酵
- 喝熱豆汁
- 邊喝邊吃鹹菜 - 北京辣菜 / 焦圈,那叫一個地道
-
薑汁排叉(牛街)—— 沒吃過
-
茶湯(茶湯李)—— 沒吃過
- 糜子面
- 重要在沖調
-
麵茶(護國寺)—— 好吃!
- 轉著碗喝
- 小米面?
-
包子(慶豐包子鋪、西四包子鋪)—— 好吃!
-
燒麥
- 獨一處(足足 120 褶)—— 沒吃過
- 安內老馬燒賣 —— 好吃!
-
餛飩(餛飩侯)—— 沒吃過
-
灌腸(粉面糰)—— 不好吃!
1. 豐年灌腸、鴉兒李記等
2. 用豬油煎 -
炒疙瘩 —— 沒吃過
-
芥菜墩 —— 沒吃過
-
炒麻豆腐 —— 沒吃過
1. 豆汁一直加熱
2. 羊尾巴油炒 -
炸格渣盒 —— 沒吃過
-
豆面 —— 沒吃過
-
酸梅湯(信遠齋)—— 好喝!
1. 但喝的是玻璃瓶裝的
2. 琉璃廠廠甸
3. 水泡酸梅 -
秋梨膏(通三益)—— 沒吃過
糕點#
- 傳統滿族饽饽鋪
- 正明齋
- 富華齋(護國寺東寺北)
- 南味糕點鋪
- 稻香村 / 稻香春 / 桂香村 / 桂香春(就這個是盜版,其他都是正版)
- 清真糕點鋪
- 大順齋(通州)
- 其他新興鋪子
- 百年義利
- 力發源
- 糖火燒
糕點種類#
-
烤製品
-
油酥類
- 核桃酥
-
漿皮類
- 提漿月餅
-
酥皮類
- 京八件
- 糖醇百果(稻香村)
- 牛舌餅
- 黑麻椒鹽
- 核桃薄脆
- 一品燒餅
- 麻醬酥條
-
混糖類
- 山楂鍋盔
- 棗泥酥
- 狀元餅
- 小豆包
- 栗蓉酥
- 棗泥塊
-
硬皮類
- 自來紅 / 自來白
- 山楂酥餅
-
炸製品
- 白 / 紅薩其馬
- 雞蛋和面不用水
- 白糖+飴糖→糖漿
- 江米條
- 蜜供
- 蜜三刀
- 白 / 紅薩其馬
-
蒸製品
1. 桂花加沙 -
其他
1. 白 / 黑麻餅
2. 桂花缸爐(稻香村)(對孕婦暈後恢復好)
3. 糖火燒(北京大順齋軟)(天津桂順齋硬)
4. 麻醬紅糖足夠多